三种节流调速方式如果在负载下起动以及溢流阀动作不灵时,均产生泵起动冲击。只有在空载起动条件和选用动作灵敏超调压力小的溢流阀才可得以避免。
(1)快进转工进的冲击—前冲
快进转工进时,油缸等运动部件从高速突然转换到低速,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运动部件要前冲一段距离后,才按所调的工进速度低速运动,这种现象叫前冲。
产生原因有:
①流速变化太快,流量突变引起泵的输出压力突然升高,产生冲击。对出口节流系统,泵压力的突升使油缸进油腔的压力突升,更加大了出油腔压力的突升,冲击较大。
②速度突变引起压力突变造成冲击:对出口节流系统,后腔压力突然升高;对进口节流系统,前腔压力突降,甚至变为负压。
③出口节流时,调速阀中的定差减压阀来不及起到稳定节流阀前后压差的作用,瞬时节阀前后的压差大,导致瞬时通过调速阀的流量大,造成前冲。
排除方法有:
①采用正确的速度转换方法:
a)电磁阀的转换方式,冲击较大,转换精度较低,可靠性较差,但控制灵活性大;
b)电液动换向阀:使用带阻尼的电液阀通过调节阻尼大小,使速度转换的速度减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步前冲;
c)用行程阀转换:冲击较小。经验证明,如将行程挡铁做成两个角度,用300斜面压下行程阀的滑阀开口量的2/3,用100斜面压下剩余的1/3开口,效果更好。或在行程阀芯的过渡口处开l~2㎜长的小三角槽,也可缓和快进转工进的冲击。行程阀的转换精度高,可靠性好,但控制灵活性小,管路较复杂,工进过程中越程动作实现困难;
d)采用“电磁阀+蓄能器”回路,利用蓄能器可吸收冲击压力。但在工进时需切断蓄能器油路,要另外加装电磁阀。
②在双泵供油回路快进时,用电磁阀使大流量泵提前卸载,减速后再转工进。
③在出口节流时,提高调速阀中定差减压阀的灵敏性,或者拆修该阀并采取去毛刺清洗等措施,使定压差减压阀灵活运动自如。
(2)工进转快退的冲击
产生原因有:
①由于此时产生压力突减,产生不太大的冲击现象;
②对有可能出现这种冲击现象的原因有:由于采用H型换向阀(如导轨磨床)或采用多个阀控制时,动作时间不一致,使前后腔能量释放不均衡或造成短时差动状态。
排除方法有:
①调节带阻尼的电液动换向阀的阻尼,加快其换向速度;
②不采用H型换向阀,而改用其它型;
③尽量用一个阀控制动作的转换。
(3)快退转停止的冲击-后座冲击
这一故障的产生原因与行程终点的控制方式以及换向阀的主阀芯的机能有关,选用不当造成速度突减使油缸后腔压力突升,流量的突减使油泵压力突升。另外还有空气的进入,均会造成后座冲击。排除方法有:采用带阻尼可调慢换向速度的电液换向阀进行控制。采用动作灵敏的溢流阀,停止时马上能溢流。采用合适的换向阀中位职能,如Y型、J型为好,M型也可。采取防止空气进人系统的措施。